天津女排第15次夺得联赛冠军 李盈莹当选MVP******
中新社北京1月9日电 2022-2023中国女子排球超级联赛8日晚落下帷幕。随着天津队以3:0战胜上海队,天津女排在三场两胜制的决赛中以总比分2:0击败对手成功卫冕,队史第15次夺得联赛冠军,李盈莹当选MVP(最有价值球员)。
天津女排是中国女子排坛一支劲旅,目前拥有李盈莹、王媛媛、姚迪等一众知名国手,还聘请了出生于古巴的强力接应瓦尔加斯加盟,展现出强劲的整体实力。
本赛季联赛决赛赛制为三场两胜制,7日的决赛首回合对阵天津队以3:0胜出,但三局开局阶段天津队都落后于上海队,最终均逆转拿下。
8日决赛第二回合较量,天津女排一改开局慢热的状态,上海队则处于被动,攻防两端漏洞频出,天津队攻势不减,以25:18先下一城。
第二局上海队进行人员调整,但在天津队进攻端持续高压之下,仍难打开局面,多点开花的天津女排以25:12再胜一局。第三局背水一战的上海队一度将比分紧咬,但关键时刻天津队再度占据主动,逼迫对手连连失误,最终天津队以25:20获胜,大比分3:0战胜上海队,夺得了本赛季联赛冠军。
本赛季天津女排在22场比赛中获得全胜,仅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分别对阵北京队和山东队时各丢掉一局。天津女排第15次捧起联赛冠军奖杯,也是自2019-2020赛季以来实现联赛“四连冠”。
在单项奖评选中,天津女排也成为最大赢家,将11个单项奖中的7个奖项收入囊中。分量最重的“最有价值球员”奖项归属李盈莹,她还同时当选“最具人气运动员”和“最佳主攻手”,瓦尔加斯为“最佳外援”,队长姚迪当选“最佳二传手”,王媛媛为“最佳副攻手”,主帅王宝泉当选“最佳教练”。
李盈莹表示,本赛季承担的任务更重,技战术打法也有不小变化。回顾整个赛季的个人表现,李盈莹说,自己心态比以往更平稳,在球场上也更加成熟稳重。“场上我要扣一些比较困难的球,在队伍遇到困难的时候,也需要我更多地站出来,用实际行动带动大家,这是跟以往不一样的。”
联赛结束后,在休息调整的同时,李盈莹表示,期待继续在发球、扣球等技术环节提升实力,未来为国家队作出更大贡献。(完)
戍卫边防就是守护家园******
新疆军区某团官兵谈边关新貌话家国情怀——
戍卫边防就是守护家园
“穿戈壁、越沙漠,绕过山路十八弯……”春节前夕,新疆军区某团机关干部顶着刺骨寒风,来到乌拉斯台边防连为官兵送年货。
与往年不同的是,今年,该团只派出一辆越野车,在运载肉类、水果等物品的同时,将春联、灯笼、家信、报刊书籍等一并送上雪域哨所。
来到乌拉斯台边防连,笔者见到了炊事班班长王学鸿。他正在细心整理刚刚采摘的蔬菜:小白菜新鲜娇嫩,水芹菜青翠欲滴……
“室外温度低至-29℃,我们温室大棚里依然温暖如春。”王学鸿说,今年春节,他们自产的新鲜蔬菜足以保障全连官兵过节。
据了解,该连距离团部240多公里,驻地周围群山环绕,每年大雪封山期长,当地流传着“八月雪,九月霜,十月一片白茫茫”的俗语。
“以前过春节,团里会派出车队给我们送年货,一大早摸黑出发,傍晚才能赶到哨所。天气寒冷,加上一路颠簸,年货在途中很容易损坏。”聊起以往的经历,连队指导员程伟明颇为感慨。
有一年春节,一家地方媒体的记者到哨所采访。为了欢迎来客,战士们没少费心思,翻箱倒柜找拿得出手的东西。最后,他们用十几盒罐头凑了一桌“盛宴”。采访结束,这名记者与官兵告别时说,通过这桌“罐头宴”,她品尝到了军人的酸甜苦辣,吃出了边防官兵的家国情怀,自己会记一辈子!
据介绍,近年来,部队各级制订一系列暖心举措,持续为边防官兵排忧解难,连队各方面保障水平不断改善。
“连队不仅建起了温室大棚,还建好了无取暖设施保鲜菜窖。”该连一级上士阿恒别克介绍说,菜窖修建在地下3米处,长年温度保持在0-4℃,很适宜蔬菜、水果、肉蛋等长期保鲜,“今年春节前,连队只向团机关申请了少量给养”。
随着保障条件的改善,边防官兵不仅吃得舒心,而且在节庆假日间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越来越丰富多彩。
“身处大漠戈壁,远离大城市的繁华,业余生活单调乏味、身心孤独寂寞是最令人苦恼的事了。”该连军械员兼文书陈俊才接过话茬说,以前逢年过节,很多战友盼望上级部门能送些影视光盘来。如今,哨所不仅接通了强军网,手机网络信号也实现全覆盖,团里局域网还定期更新电子书刊、影视作品、技能晋级微课等。闲暇之余,官兵走进网络学习室,轻点鼠标就能享受品类多样的“文化大餐”,让自己的节庆时间变得充实而有意义。
说不完的年货变迁,道不尽的家国情怀。
宽敞明亮的食堂大厅里,官兵发挥特长自制的大红灯笼、陕北剪纸等映入眼帘,喜庆祥和。“身处风雪边关,我和战友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。”该连下士肖杨一口“粤普”。刚跟远在广东的家人通过视频电话,他动情地说,“戍卫边防就是守护家人、保护家园,虽然远离父母亲人,但能在这里绽放青春,同样是幸福的!”
(谭 伟 肖承槟 解放军报)
(文图:赵筱尘 巫邓炎)